今天是“世界读书日”。1995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月23日为“世界读书日”,至今已有三十个春秋。设置读书日,就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,无论年老还是年轻,无论贫穷还是富有,无论患病还是健康,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。
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,日常读书既是个人喜好,也是工作需要,所以,在读了一些书之后,个人发现阅读至少会给人带来三大乐趣。
第一大乐趣,发现文字的力量和美感。单个文字的意义是不大的,不会给人多少想象空间,但当这些文字变成句子和文章,呈现出一连串字符,表达各种各样的观点、态度、情感和思想,倾吐昨日的思念、今朝的思虑和明天的忧愁,各种震撼、震惊就会迎面扑来,就会带给人或流连忘返、或情不自禁、或辗转反侧的内心冲击。如若不信,可以去读一下三毛的《撒哈拉的故事》,你肯定会感受到三毛的洒脱和率性;可以去读一下史铁生的《我与地坛》,你肯定会惊讶双腿残疾的史铁生竟然在这小小的地坛,见自己、见天地、见众生;可以去读一下刘瑜的《观念的水位》,重温一下文字批判的力量。
第二大乐趣,人类的情绪、经历、思想多数时候是共通的。比如,年轻人喜欢多愁善感,正所谓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”过来人都清楚,年轻人的确是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,一旦有了更多的经历、阅历和思考,我们就会发现,一个人绝大多数的痛苦、焦虑和难受,其他人都会有,不仅你有、我有、他有,古人有、今人也有,中国人有、外国人也有。汤姆·索亚的童年经历,总会有一处戳人心扉、令人遐想。月亮与六便士的纠缠,谁不会经历呢?悉达多终其一生的思考和追寻,不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吗?
第三大乐趣,成本最低的塑造自我的方式。个人的成长,大抵就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,这是早已有之的智慧。但如果硬要在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,那肯定就是读书了,因为读书的时间成本、经济成本、风险成本最低,但收获一点也不会小。例如,作为没钱的人,肯定没法和股神巴菲特共吃午餐,因为他那个拍卖价格太高,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,但我们可以读读他的书,一样能收获他的想法和观点;我们可以在书中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大文豪相遇;稻盛和夫这样的企业家我们难以企及,但可以在书中看到他的智慧。
诚信配资-诚信配资官网-专业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